今天想借着一个例子说一下流量的本质。

案例

我们对比一下《南方周末》杂志的两篇微信公众号文章,一篇是恰饭的,一篇是不恰饭的普通文章。 我们先看不恰饭的这一篇,阅读量我没有截图,有10万+,评论区下方的留言有几十条,而且文字都很长。这个成绩对于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来说算是很好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3880" align="alignleft" width="473"]一篇普通《南方周末》文章下方的评论 一篇普通《南方周末》文章下方的评论[/caption] 接下来我们再看恰饭的一篇,这篇文章卖的是《南方周末》的“周末青年”系列T恤。 [caption id="attachment_3877" align="alignleft" width="540"]《南方周末》文艺t恤 《南方周末》文艺t恤[/caption] 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只有1.7万远远低于不恰饭的文章,而且评论区没有一条留言。 [caption id="attachment_3879" align="alignleft" width="540"]《南方周末》文艺t恤文章下方评论区 《南方周末》文艺t恤文章下方评论区[/caption]

分析

我们每天可能看几百条短视频、几十篇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上百个广告,但是我们在大部分情况下却没花一分钱。 如果我们不卖货、不牟利,每天制作各种好玩有趣的视频,供观众观看,那么观众非常开心,因为他们观看这些你精心制作的视频没有花一分钱,只是利用了他们一些闲暇时间而已。但是对于你来说,你却为了制作这些精致的视频,熬了整个通宵、死了几亿个脑细胞。 从这里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卖货时的流量表现和不卖货时的流量表现区别非常大。 换句话说,非电商平台的流量和纯电商平台的流量区别特别大。我们上淘宝去基本上就是有想买的东西,要么是提前看看,要么就是直接下手掏钱买。让我们逛抖音看微信公众号的时候,本身并没有购物的意图并不想花钱,只是为了消费内容、享受娱乐。所以就会出现我上面说的那样,我们可能一天看了几百条短视频,却一分钱也没有花,甚至有些人看了一个月的短视频,一分钱也没有花。 所以先圈粉再卖货,这种模式表面上听上去挺好,其实这种模式风险特别大。有人说流量那么大还愁变现吗? 但事实上有流量不一定能变现好流量小也不一定赚不到钱。前几天看到一个公众号里发了一条转卖网站的文章,一个日IP5000的网站才卖几万块钱,可见这些流量这些所谓的IP以及其背后的用户并不能带来多少商业价值。要知道一个500人的村子里就能开一个小卖店,一年赚好几万了。 你做好玩有趣的视频免费给别人看,对于观众来说怎么都行,但是你要卖东西还是要看产品,不然即便是卖出去了,也会有很高的退货率和售后成本。 高手应该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这种重营销不重产品的风气很重。创业者的心思不花在好好做产品为用户提高价值上,而是花上很多时间去搞视频创作,这是脱离商业本质的。其实商家的营销成本越高,对用户来说越不利,因为这些营销成本最后是要归结于产品的成本并算到用户的头上去的。 商家和买家之间的价值交换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在多了一个环节,要先去花上很多时间和成本去“圈粉”……我觉得这是偏离商业本质的。短视频营销也好,直播带货也好,都只是营销和销售的一种形式,但是对于成功的创业来说,扎实、细致的市场研究以及过硬的产品开发才是成功的基础条件。 先有好产品,至于营销可以慢慢搞,如果没有好产品,营销做得再好,也只是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产品很垃圾。另外还有一点,在做短视频和直播营销时,一定要注意有效流量,那些吃瓜流量不是有效的商业流量。 我觉得其实上来就带货也不是坏事,早向用户摊牌可以早知道自己的货到底行不行,而不必等着花上几个月圈到粉之后才发现自己产品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