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这个问题,在脉脉上有个人回复了几十条评论,加起来差不多有1,000多字,想说服大家留在一线城市才是绝对正确的,理由是现在不留在一线城市,以后子女还要重新奋斗。之前吃饭时有个朋友也一直用这种理由来说服我,我没跟她争,因为我知道这种事争论没有意义。
我不是说这些人说的不对。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活法的权利。我只想说,虽然我也赚钱,但是我做人的原则是别饿着肚子,也别委屈了灵魂。对我而言,功利性因素只占50%左右。
按照这些人的想法,人生活着的意义就是努力赚钱,在一线城市买房安家,结婚生子,孩子要去最好的学校,享受最好的资源。然后下一代也要重复这个过程,因为这是人生唯一的、最好的答案。
但是事实上,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一线城市的优质资源是有代价的,比方说,交通拥堵、通勤时间更长、生活压力更大、生活节奏更快…这些代价的本质是更激烈的竞争。人竞争是为了生存,但活着是为了一辈子跟别人竞争吗?
我这个人这原则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把它做好 。因为人生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人死烧成灰,什么都带不走。这也是我对子女教育的理解。我们所谓的教育资源,也许对于以后的孩子来说什么都不是,他们未必看重这些,他们也未必想上大学、想进大公司。我们的想法不是他们的想法。我们的期望不是他们的愿望。他们有追求自己人生的权利,有体验,人生酸甜苦辣的权利,他们也许很讨厌被安排的人生。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我觉得人不吃足够的苦,有些道理永远都不会明白。这句话懂的人就懂,不懂得的人需要经历之后才懂。
关于教育资源,我觉得教育之间的差距不在学校教育而在家庭教育。因为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技巧、以及商界的行业经验根本没法在课堂上教。学校教育的优势是基础性教育以及专业性教育,而家庭教育才真正把孩子区别开来。
当然,乡下的资源确实差一些。像图中那种情况,如果是我,我更愿意选择长三角或者珠三角周边的城市。虽然从图上看不出城市所在位置,如果直接选择偏远乡下,有点极端了。图中这个问题看起来没什么,但是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更核心的是,人各有志,你可以要求自己,但是不要把自己的答案强加给别人。
最后,我想说两点:
(1)不要用静态地看待这个社会,20年后的中国跟现在不一样。七八年前,我把中国的户籍政策、人口政策粗浅地研究了一下,然后后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例如户口与资源解绑、非一线城市放宽户口等等,我没有觉得意外。
(2)不要过于功利地考虑问题。你得到的越多,你承担的就越多。初级员工可以准点下班,不熬夜加班的高管有几个?地位越高、责任越大。我之前的总经理基本是除了吃饭和睡觉,24小时投入工作的,要想想你愿不愿意过那种生活。